欧美激情aⅴ一区二区三区,日韩久久在线,日韩av大片在线,亚洲最大成人免费视频

快速路出入口及匝道安全施策

2019年9月12日 0 條評論 4.35k 次閱讀 0 人點贊

1、出入口類型與設置原則
(1)出入口類型一般分為兩種,按出入口的位置及功能分:互通式立交、路段出入口,按出入口的組合類型分:入口-入口、入口-出口、出口-入口、出口-出口。
(2)出入口設置時,宜采用先出后入,量出為入的原則,且出入口形式應單純統一。
(3)分合流點上、下游450m內最外側2條車道和減速車道作為影響范圍關注。
(4)匝道及集散車道設計車速選取:宜為主線0.4-0.7倍,通常匝道設計車速取40km/h居多【參考《城市快速路設計規程》(CJJ129-2009)、《城市道路工程技術規范》(CJJ 37-2016)、《城市道路路線設計規范》(CJJ 193-2012)】。
(5)一般出口設置于車行方向跨線橋等構造物前端,當受條件限制設置于后端時,距離跨線橋的最小距離為150m。
(6)出入口最小間距(包括互通式立交最小凈距)

圖A)出入口最小間距

2、出口施策
(1)對于路段出口即主輔路出口處,應通過路緣石或柔性交通隔離設施將主輔路明顯區別出,防止輔路車輛通過出口進入主路。
(2)除設置必要的出口指路標志和限制速度標志等外,應在輔路左側連續設置兩個注意左側合流標志,前后間距宜為100m。
(3)應通過施劃一定長度(50-100m)車行道同向分隔白色實線,實施出口段影響范圍內的車道管控即盡可能降低主線最外側行車道與減速車道間、主線最外側行車道與相鄰內側行車道間、輔路車流與出口匯入車流間的交通沖突影響及其安全風險。
(4)應在出口三角楔形端部鼻端處安放必要防車輛碰撞設施,最簡易的操作即3個防撞桶;并建議在此處安裝一盞霧燈(持續閃爍)或一塊(兩側通行)太陽能點陣式線形誘導標(即太陽能道口標)。

圖B)出入口最小間距

3、入口施策(請對照圖)
(1)對于路段入口即主輔路入口處,應通過路緣石或柔性交通隔離設施將主輔路明顯區別出,防止主路車輛通過入口進入輔路。
(2)除設置必要的限制速度標志等外,應在主線右側靠近合流點端部一定距離(50-100m)設置注意右側合流標志。
(3)應通過施劃一定長度(50-100m)車行道同向分隔白色實線,實施出口段影響范圍內的車道管控即盡可能降低主線最外側行車道與加速車道間、主線最外側行車道與相鄰內側行車道間、輔路行車道與入口駛入車道間的交通沖突影響及其安全風險。
(4)應在入口三角楔形端部鼻端處安放必要防車輛碰撞設施,最簡易的操作即3個防撞桶;并建議在此處安裝一盞霧燈(持續閃爍)或一塊(兩側通行)太陽能點陣式線形誘導標(即太陽能道口標)。

圖C)出入口最小間距

4、匝道施策(重點是針對互通式立交出入口)
(1)因城市內快速路與其他各等級城市道路交通轉換較為頻繁,快速路出入口間距一般偏小(相對于高速公路一般30km),加之受地形限制及其他因素影響,出入口類型以菱形立交形式設置居多。
(2)應做到車道連續與平衡原則即快速路分合流處,應增加適當長度的輔助車道,同一條道路相鄰路段的基本車道數【道路在全長或較長路段內必須保持的車道數】每次增減不得多于1條,變化點應距離互通式立交500m至1km,并設漸變率不大于1/50過渡段。
(3)應確保駕駛人在曲線范圍內連續看到不少于3塊線形誘導標,建議可采用太陽能點陣式線形誘導標面板顯示全透型線形誘導標
(4)匝道區域行車道路側凈距較大的,應施劃導流線占據多余空間。
(5)小半徑匝道加強型安全防護措施:
a.防撞墻應同時粘貼鋁背基反光膜顯示匝道走向,可采用單塊間隔式或整體連續式布設;
b.路面施劃縱向減速標線,同時可考慮采用彩色防滑路面鋪裝;
c.匝道進口前方50m處設置速度限制標志(通常采用40km/h),并可考慮增設“前方匝道提前減速”輔助標志聯合使用。
(6)同時,應按照出口策略和入口策略中表述各條執行。

賽思交科

南京賽思交通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文章評論(0)

主站蜘蛛池模板: 濉溪县| 那曲县| 商丘市| 安阳县| 南川市| 汉沽区| 海门市| 万宁市| 调兵山市| 依安县| 台北市| 淳化县| 衡东县| 宁德市| 黄石市| 鸡西市| 丰台区| 呼伦贝尔市| 疏勒县| 河津市| 凌云县| 江口县| 滦平县| 巴林右旗| 山西省| 门头沟区| 永善县| 鲁甸县| 建阳市| 密山市| 乐山市| 云龙县| 桓台县| 永昌县| 封丘县| 温宿县| 崇礼县| 龙口市| 吴堡县| 黑水县| 鲁甸县|